凝聚家力量 共筑菜园里 —菜园头社区妇联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探索与成效
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为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凤凰街道菜园头社区妇联积极响应号召,立足社区年轻化家庭结构特征,以家庭需求为导向,以多元活动为载体,探索出一条家庭家教家风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特色路径,为构建“清新菜园”注入源源不断的“家力量”。
一、基本情况
菜园头社区成立于2018年10月,地处武昌大道东段,东起鄂黄大桥,西至洋澜电排站,北临长江,南沿五丈港观光带,面积约1.1平方公里。社区下辖11个网格、14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5472人,其中7290户家庭中0-18岁未成年人达3188人,年轻小夫妻家庭占比超60%,形成典型的年轻化社区特征。
社区内教育资源富集,3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中学构建起全龄段教育网络;市水利和湖泊局等机关单位、12家物业服务企业、2家医疗机构等多元主体并存,为家庭服务提供了坚实支撑。面对年轻家庭对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迫切需求,社区妇联围绕“家庭参与治理、文明建设、协同育人、服务供给、矛盾化解”五大维度,创新构建家庭赋能基层治理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搭建参与平台,激活家庭治理效能
1.双议事会机制:创新建立“红姐议事会”和“儿童议事会”。“红姐”议事会由社区内热心公益、有威望的女性居民组成,她们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沟通能力,聚焦社区治理难题、家庭教育困惑等议题展开讨论;“儿童”议事会则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孩子们为社区建设、儿童活动开展等提出想法和建议。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20余场议事活动,通过广泛征集意见、深入研讨,成功推动“儿童友好空间”“根深缔固一树牵”等10余个家庭类项目落地实施。例如,在“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议事会提出要设置涂鸦墙、阅读角等个性化需求,最终这些建议都被融入到空间设计中,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小主人。
2.志愿服务培育:孵化培育了5支服务于辖区亲子家庭的志愿服务队。“神龙姐姐”志愿服务队以亲子阅读为核心,已成功举办23场次“小小朗读者”亲子课堂,通过亲子共读经典书籍、分享阅读心得等形式,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增进亲子情感;禾为青年志愿服务队则聚焦青年成长和社区发展,策划并参与青年沙龙、“鄂州鱼墩墩去哪儿”等32场活动,吸引600余人参加。“姐妹帮”、“芳华”等14支妇女小组的成员们,主动发挥余热组建队伍,通过走访、慰问、宣传等实际行动,倾听妇女儿童心声,不仅解决了20余条急难愁盼问题,更服务了300多位妇女儿童。她们用爱心与行动力温暖着整个社区,这样的“银发力量”实在令人敬佩!这些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从社区环境整治到文化活动开展,从关爱弱势群体到参与社区治理决策,成为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涵养文明家风,厚植社区精神沃土
1.典型示范引领:深入挖掘家庭文明典型,开展最美家庭系列评选活动,涵盖最美妇女组织3个,最美巾帼志愿者18名,最美家庭4户,文明家庭8户、廉洁家庭2户、好婆婆、好媳妇18人,新时代好少年1名等多个类别。在评选过程中,涌现出左桂兰、杨明珍、汤湘婷等5名区、街道级别的“最美志愿者”,“神龙姐姐”志愿服务队荣获凤凰街道“最佳社会组织”荣誉称号。这些先进典型通过社区宣传栏、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家庭见贤思齐,营造良好社区氛围。
2.主题活动浸润:每季度邀请市“高性宽”事迹宣讲团成员、百姓宣讲团成员进社区进小区开展主题宣讲,通过讲述身边好人事迹,传递奉献、奋斗精神;常态化开展“清明话家风”活动,分享梁启超等名人治家故事,传承崇德向善理念;举办“传承文明家风 争当最美家庭”青芽杯亲子才艺比赛,为家庭成员提供展示自我、增进情感的平台。此外,在寒暑假期间,社区组织孩子们参与敲响“平安锣”防溺水宣传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增强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每月开展“鄂州鱼墩墩去哪儿”研学,带领亲子家庭走进博物馆、科技馆等,满足他们探索未知、增长见识的需求,将家风建设融入生活场景。
(三)深化协同育人,构建全龄教育网络
1.四方协作机制:社区积极整合资源,联动辖区5所学校,全力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四方协作教育服务体系。尤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携手育才中学开展4期校园安全及学生心理健康座谈会,邀请心理咨询师、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同时,为41名面临学生厌学、情绪不稳定或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的家庭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通过一对一咨询、家庭治疗等方式,帮助家庭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丰富活动支撑:携手3所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走访慰问、文化节日、亲子读书会等主题活动60余场。例如,在传统节日组织亲子包粽子、做月饼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联合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为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并为2户学生家庭进行深度团体辅导,帮助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四)优化服务供给,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1.精准结对关爱:深入开展“爱心妈妈”关心关爱活动。以困境儿童小涵为例,其妈妈未婚生子后弃子离家,父亲常年联系不上,家中只有76岁奶奶照顾。社区妇联迅速成立以社区书记为团队负责人的7名“爱心妈妈”帮帮团,与小涵结对关爱。“爱心妈妈”们不仅定期为小涵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还关注她的心理健康,陪伴她学习、玩耍,帮助她树立自信。同时,链接多方资源,实现小涵想要学习绘画的“微心愿”,为她购买绘画工具,联系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让小涵的生活和心理都有了质的飞跃。坚持“共享+众筹”理念,自社区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公益集市”。公益集市上,居民可以将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捐赠,也可以购买到实惠的商品,活动所筹集的资金达10万余元。社区妇联统筹这些资源,每年为辖区困难妇女和困难儿童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用品等物资,有效关爱辖区困难群众、困难儿童420余人次。
2.特色品牌服务:关注家庭身心健康,实施“菜园”系列品牌计划。为0到3岁的宝宝精心筹备“菜苗儿早教”,邀请专业早教老师设计课程,通过亲子游戏、音乐律动、感官训练等活动,助力宝宝迈出人生启蒙第一步;为6岁以上的孩子开设“菜苗语艺学堂”,通过朗诵、演讲、主持等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针对问题少年和有需求的家庭,开设“菜心儿心理课堂”,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对于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由湖北省心协专家团队提供专业帮扶。设立“清新菜园·菜籽”家庭志愿服务积分存折活动。家庭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环境整治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在社区兑换生活用品、公益课程等。活动开展以来,每年兑换超200人次,有效激发了家庭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五)创新调解机制,筑牢家庭和谐防线
1.打造普法矩阵:率先推出《王律师微说法》栏目,借助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以直播或发布短视频的形式,将视听传媒与法治宣传有机融合。栏目内容涵盖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律师讲解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截至目前,该栏目已直播8期、发布视频20期,并被凤凰街道作为法律品牌在全街推广,在全市颇具知名度与影响力。联动社区律师涂康许设立“涂律师时间”栏目,每月固定时间在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旨在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32场,解答居民法律咨询300余次。
2.多元调解体系:组建“袁姐工作室”,建立“妇联+律师+派出所”联动机制,汇聚妇联执委、退休调解员、社区民警等能人群体,构建“预防-调解-修复”全链条工作法。针对家暴、亲子冲突等复杂问题,协同开展干预,从根源上解决家庭矛盾,筑牢家庭和谐防线。
菜园头社区妇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涵养文明新风、深化协同育人、优化精准服务、创新调解机制等系统性举措,社区成功激活了家庭的治理潜能,厚植了社区的精神沃土,构建了温暖和谐的生活共同体。这份源自家庭的温暖能量,必将持续滋养社区土壤,共筑更加美好、和谐、充满活力的幸福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