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她”力量 温暖童心路|寿昌社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创新案例
一、案例背景
凤凰街道寿昌社区辖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22个网格24个小区,总户数为10275户约2.4万人。其中,拆迁还建房户数占比将近一半,存在留守儿童多、亲情缺失、隔代监管等现象,部分孩子面临习惯差、管教难、心理缺陷等诸多成长困境。
在寿昌社区,有这样一个温暖的群体,她们以母爱之名,行奉献之实,用点滴行动汇聚成爱的海洋,她们就是可亲可敬的“爱心妈妈”们。她们并非一个正式的组织,却有着比许多机构更强大的凝聚力;她们没有薪酬,却投入了最深的情感与时间;她们以最朴素的“母爱”为原点,将关怀的触角延伸至社区的方方面面。这支由社区妇联执委、党员、优秀女性代表等自发组成的“爱心妈妈”队伍,已成为社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柔性力量,是邻里互助、和谐共建的生动典范。
二、主要做法
(一)织密组织网络,凝聚巾帼力量
寿昌社区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创新构建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妇女组织网络。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社区妇联主席,11名优秀女性组成妇联执委,22个小区建立妇女小组,推选60名妇女代表带动670余名女性投身社区治理。这个强大的女性网络,成为“爱心妈妈”行动的坚实组织保障,让关爱行动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到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二)精准结对关爱,用真情温暖童心
招募“爱心妈妈”的过程充满温情。寿昌社区妇联广泛发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最美家庭”成员等争当“爱心妈妈”,让有需要的孩子和家庭尽可能的感受到关心关爱,守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妇联执委胡腊梅在日常走访寿昌花园小区时结识了金色童年儿童摄影的老板胡桂香,当得知社区妇联正在招募“爱心妈妈”,胡桂香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也是母亲,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我可以在我能力范围内给孩子需要的关爱。”就这样,她与困境儿童李同学(化名)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样的故事在社区不断上演。辖区“三新”企业——美年大健康总经理胡燕结对了张同学(化名),不仅为她实现了“微心愿”,还提供了健康体检套餐;生日时,为了给张同学一个惊喜,她提前与班主任沟通,特意选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将蛋糕送到学校,自己则默默的在一旁欣慰的看着孩子与同学庆祝生日;新年时,又为孩子准备了红包和生活、学习用品,鼓励她勇敢追梦。
(三)家校社联动聚合力,助力全面成长
“爱心妈妈”们给予孩子们的关爱远不止于物质层面。她们定期与孩子的父母、监护人及班主任沟通,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社区党委书记洪丹在了解到结对关爱的王同学(化名)爷爷奶奶不熟悉线上报名操作后,立即主动前往教育局,联系学校老师,并通过视频连线孩子在外地的母亲,一步步协助完成报名流程。另一位“爱心妈妈”朱丰姣在与尹同学(化名)结对后,特地带他与自己的儿子相识,让两个孩子成为好朋友,假期一同打篮球、看电影,陪伴共度美好时光。
在日常问候中传递温暖,在困难时刻给予鼓励,在节日期间用心相伴——更重要的是,“爱心妈妈”们始终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以真诚的关爱弥补他们亲情的缺失。此外,社区妇联还创新性地整合了“读书分享会”“家长学校”“七彩假日公益课堂”等项目,组织“爱心妈妈”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向阳成长”。这些活动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养。
(四)真情润物无声,收获丰硕成果
“爱心妈妈”来自不同家庭,职业背景各异,但她们都怀揣着一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赤诚之心,将浓浓的母爱升华为对社会的大爱。在日常走访中,胡桂香发现李同学(化名)家中阳台的整块玻璃出现裂痕,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她立即联系专业师傅和公司团队,自掏腰包为这个困难家庭更换了全部破损玻璃。“孩子的安全最重要”,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爱心妈妈”的心声。
一年来,“爱心妈妈”们累计开展走访慰问40余次,实现孩子“微心愿”25个,解决各类实际问题30多个。她们用柔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填补了基层治理中的空白,让孩子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寿昌社区“爱心妈妈”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最深情的关怀,用最实际的行动践行了最庄严的承诺。这项创新实践不仅为困境儿童群体撑起了一片成长的蓝天,更探索出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寿昌社区妇联也将继续深化这项工作,让这份爱心不断延续、拓展,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